無棣縣鹽區位于縣境東北部,渤海灣西南岸,海岸線曲長102公里。地勢西南高,東北低,坡降為萬分之一。鹽區灘涂517萬公畝,屬平原沙基型,鹽田土壤以黃褐色砂質粘土為主,底盤堅實,滲透性小。鹽區屬北溫帶東亞季風區大陸性氣候,四季分明,干濕明顯,日照充足,蒸發量大,降雨集中,干燥少雨程度居全省之首,海水濃度最高為3.6波美度,最低為2.3波美度。
依靠發展鹽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,勤勞的無棣鹽民世世代代在這片堿漬的海灘上勞作制鹽,不斷進行工藝創新和改革。明嘉靖年間,海豐場率先易煮鹽為灘曬。1679年,縣境各場廢煎興曬,為鹽業中興奠定了基礎。至1945年無棣解放,渤海區第四專署在無棣成立貸委會,發放貸款700萬元(北海幣)以扶持鹽業生產。同時,縣政府實行以糧兌鹽,原鹽專買專賣,消除了鹽民銷鹽、吃糧兩大憂患,改善了鹽民生活。1949年,全縣有鹽灘665副,年產原鹽1.3萬噸。
新中國成立后,無棣鹽業生產進入有計劃發展的新時期。1950年,無棣調整鹽區布局,保留鹽灘3.34萬公畝。1956年,無棣...